学校“5G+智慧教育”项目建设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发布日期:2024-12-18    浏览次数:

学校“5G+智慧教育项目建设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

2024年暑期,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学校与中国移动公司申报的“5G+智慧教育项目智慧教学建设方案落地实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克服重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并提前交付。该项目作为先进典型在学习强国平台以题为“5G+智慧教育,科技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发表了署名文章。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当前,5G作为一种新型移动通信网络,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行业各领域,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同时,5G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渗透到教育领域,成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长春工业大学作为工信部、教育部联合确定的“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单位,基于搭建的5G智慧教育场景,积极营造沉浸式教学创新体验,形成了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智慧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场景创新、教学评价创新和教学管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的引领驱动作用,破除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藩篱,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一、多场景,探索“5G+智慧教育新环境

作为吉林省内首批接入5G网络环境的高校之一,长春工业大学利用5G技术,进一步推动AR/VR/M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26月开始,长春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面向学校有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进行建议征集、需求调研与分析,经过反复研究与论证,对学校南湖、北湖两大校区的137间传统多媒体教室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打造精品智慧教室、美育教学空间、数字化校园展示与调度中心及“5G+智慧教学平台,完成包括智慧服务、物联环境、智慧管理、多学科共享科研在内的“5G+智慧校园建设,并覆盖其他各类校园生活、学习、办公场景。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质生产力融入智慧校园的各个方面,构建出以教育数字化为核心、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高水平、高标准智慧教学环境,支持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研模式与方法,尤其是人机协同教学能力,从而培养具有良好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创新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长春工业大学智慧教室

二、新模式,推动“5G+智慧教育新发展

在长春工业大学新建的智慧教室里,AI录播会自动、实时摄录教师课堂教学画面,实现跨校区、跨教室的实时互动教学。教师可控制各屏幕显示,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即可连接小组屏幕,教室主屏幕可调用小组屏内容,轻松实现多屏互动交流,将以往的大班讲授式课转变为小班研讨式课,进一步推动分组教学、主题讨论、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的落地,促进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向沉浸交互式转变,加快智慧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学校课堂上,直录播课程视频会自动归档至系列专辑。教师可对知识点、字幕、教学附件等内容进行二次编辑,进一步完善课程信息,丰富校本资源库。学生可以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兴趣、技能等需求选择课程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

长春工业大学利用AI技术对课堂教学数据进行伴随式采集即时化分析,督导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即可任意调取AI录播教室进行巡回查课、随机听课和观看公开课,让日常巡课更加便捷。督导员通过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可视化AI报告,报告包括教师授课情况、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高频词等数据分析,为学校持续优化课堂质量提供现实参考。

长春工业大学智慧督导巡课平台

三、再跨越,构建“5G+智慧教育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智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辩证传承和升级发展,既包含了传统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也体现出推动个性化学习、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思维。


长春工业大学智慧教室教学场景

长春工业大学将持续探索“5G+智慧教育机制体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模式支撑、师生精准发展、管理治理优化、评价体系建设、安全可信保障等方面应用,深入挖掘5G与教育各环节各要素的深度融合,真正利用5G支撑教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好新质生产力为教育赋能的发展之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下一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第二期教学午餐会